「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四十一章 关于阿尔巴尼亚(上)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关于阿尔巴尼亚(上)(2/3)

但是派些官员去吃空饷,他还是有这个胆量的。

实际上这些官员都被奥地利方面送去了维也纳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自然不会向麦吉德汇报一些对奥地利不利的情报。

至于阴谋策划动乱更是无稽之谈,毕竟阿尔巴尼亚已经动乱了几百年。

其实麦吉德明白英国人想借他之手给奥地利人施压,但还是那个最根本的问题,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而且将奥地利帝国排挤出阿尔巴尼亚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并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是把前者得罪狠了,再加上撕毁协议这一条对于后者这个弱国来说实在太不利了。

如此一来就等于将奥斯曼帝国和英国人的船绑在了一起,一旦后者觉得前者没有失去了利用价值,随时都有可能扒皮吃肉,甚至是投喂给其他猛兽。

此外俄国人的态度也是让麦吉德举棋不定的重要原因,如果前者同样撕毁协议选择和英国站在一边,那么就很容易将奥地利人赶出阿尔巴尼亚。

反之仅凭英国人是很难做到,而俄国若是遵照盟约加入战斗那么奥斯曼帝国将会遭受到灭顶之灾。

毕竟英国人再强大,它也无法同时面对两个陆上强国。

不过国内的民族情绪也要照顾一下,麦吉德可不想落得和路易十六一个下场。

于是乎奥斯曼帝国采用了拖字诀,麦吉德希望可以等到事态更明朗一些再做决定,他可不想成为英国人探路的炮灰。

结果就是奥斯曼帝国仅仅发表了一份即将介入调查的声明,这样英国方面十分不爽。

其实在后者看来前者完全可以要求奥地利人撤出奥斯曼的国土,若是对方拒绝英国则可以介入。

只不过让一个弱国去主动撕毁一个与其接壤的列强之间达成的协议,前者还真不敢。

“愚蠢的懦夫!难怪奥斯曼帝国会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身处白厅(指英国国会)的坎宁气得直跺脚,但这于事无补,因为这已经是麦吉德能做到的最强硬的决定了。

罗伯特·皮尔叹了一口气“这么一拖恐怕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这时候坎宁又有了一个新主意。

“首相大人,也许我们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