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第15章 太一宫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5章 太一宫(1/5)

毛道一连夜离开长春宫后一路南下。

开头两天星夜兼程,唯恐朝廷追捕他的人赶上。过了几天,途经的州府却并没发现通缉他的海捕文告。他略微放心了点。脚下也放慢速度。到后来,听到京城传来消息说王著,高和尚和张易都被处决,大都已恢复平静,他更是安下心来,一路缓行。

途径淮安,见大量民夫云集,一打听才知道朝廷命令动工开挖济州河,直接连接南北水系,方便运输南方的粮食。听说以后还要一直将运河修到大都城里。

道一在北方行走,早听说南方富庶。随着大都商业繁盛,人口激增,从南方调粮也成为必须。

他此次南下,除了逃命和完成高和尚的遗愿,去南方开阔眼界也是动力。

一路上,他发觉和他一样南下的百姓还真不少,许多拖家带口,显然不是去游山玩水。问了几家,都说是去南方谋生。

他感到奇怪,北方已在朝廷统治下几十年,一幅太平景象,南方刚刚打下来没几年,为何都要去江南谋生呢?

人家回答,听说南方,特别是江南,盛产粮食,丝绸和茶叶等物,讨生活容易。

道一心想,可能是吧。要不朝廷为何急着修运河北运粮食。

南行一个月后,道一终于从采石矶度过长江,进入江南地界。

感觉顿时与江北景致不同。一过长江,遍地是绿,满树是花。道一脑中一下子闪过南朝文人丘迟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果真是名副其实。

且越向南走,景致愈佳。路边田野阡陌纵横,水田里秧苗细密齐整,田边百花盛开,远看就如一块翠绿的织锦,难怪江南弹丸之地,人口之多,仍能供应外地粮食。

他行至嘉兴一带,见到条条清流贯穿田间,一座座小桥造型别致,村庄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简直是处处桃源。

道一曾听人说,皇帝在命丞相伯颜率军攻宋时特意叮嘱,“昔日曹彬不嗜屠戳就平定江南,你要体会朕的心意,就当我的曹彬”。

伯颜作诗为应:”剑指青山山欲裂,马饮长江江欲渴,精兵百万下江南,干戈不染生灵血“。

故而江南虽经战火仍大体不失原貌。

嘉兴再向南二百多里,便是故宋首都临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