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2/3)

行模式,这个过程模式,你们都觉得复杂,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只会更加复杂和麻烦。

就像刚刚罗松提及的,过程太复杂,设备仪器参与的工作太多,就必定会导致故障率的提升。

说起来,你们还记得我们当初曾经设想的逐月星舰吗?”

听到顾青提到了逐月星舰,李建等人的眼眸为之一亮。

当初设计逐月星舰的时候,就是想着用火箭一次次从蓝星往返月球太过繁琐,而且飞行器每次都要进出大气层,经历大气层的剧烈摩擦而导致防护罩外壳损坏,所以就想着研发制造往返近地轨道和月球轨道的一种类似于“班车”的飞船。

用于高频率、重复登月。

但是设想归设想,在进行实际研发和制造的时候,众人都发现自己想得还是太过简单了。

哪怕有钛坦星部门的大力支持,更有特殊设备研发中心提供的某些设备,甚至是有大夏航天集团提供的某些非常设计资料,可是逐月星舰却一直没有在灵境生态的实验室服务器有超过五次近地轨道和月球往返的成功案例。

虚拟测试了近万次,最优秀的结果也就是完成了四次往返工作,最后还是因为动力能源的相关问题,导致飞船出现故障。

航天器在轨道上进行交互对接,在如今的蓝星航天领域,是一件比较平常的事情了。

但是从设计要求、技术状态、设计特性、产品过程控制、产品验收、单点失效环节、软件质量、残余风险等多个方面对逐月星舰进行的分析评估和检查确认,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逐月星舰项目不能在现阶段落地。

所以才会有今天如此多精英工程师扎堆来商讨发射方案、登月方案的情况。

李建思索了片刻,说道:“其实当初我很看好逐月星舰项目,那是在我们的空间站还没有发射进入轨道的时候,只要我们能够将逐月星舰发射进入近地轨道,哪怕没有空间站的帮助,没有其他货运飞船的对接,逐月星舰也能够依靠自身携带的能源和燃料,通过引起进行动力方向输出的转变,离开近地轨道,飞向月球轨道。

但是这样做,我们无法提供如此庞大星舰来回往返的能源消耗,除非我们能够在能源项目上有所突破。”

逐月星舰不是新能源汽车,无法用增加电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