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长平」

第127章 上郡移民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27章 上郡移民(2/4)

?工匠们众说纷纭。皮绾道:”臣当于皮氏请大匠主之。“

张禄道:”何时可至?“

皮绾道:”今道路已通,十日必至。“发了一个教令,让驿卒传达给皮氏县丞,组织一批会修窑炉的工匠前来,工钱用盐关给。

从安邑到解县盐池的道路不过五十里,这里有大批盐商通行,道路并不难修,只用了六七天的时间就修通了。当道路通到盐池时,皮氏的工匠们也到了。解令让盐商们拿出一千斤盐来,先给修路的民工每人一两,剩下的送往安邑,作为工匠们的预付工资。

解令告诉大家,现在秦客卿将通盐池与茅津,今后大家的南行的道路就通畅了,要求富商们各捐钱粮,以资其工。

富商们以钱开路,很快就从周围各县中收购了一万多石粮食,令张禄都惊诧不已:完全想不到,自己一直以为贫穷的安邑,也有如此巨大的力量!由于盐商们以盐为价,收购的价格比较令人满意,县中好些人宁愿交换出相对可口的粟米,留下难吃的黍稷自己吃。

解县已经远离黄河渡口,公大夫无法将这些粮食的一半运走,于是和张禄和皮绾说好,从皮氏、汾阴各运出二千五百石,算是他们提供给修路民工的。这一万石,公大夫依然每天以半量供给民工。由于民工有了盐,脱水昏厥、肌肉痉挛等情况减少了不少。

从解县通往茅津的道路是一条山道,与以前在平原上夯筑的土路完全不同。中条山不是土山,满是坚硬的大青石,这条道路就在这些青石上面。

说起这条道,也是鼎鼎大名,当初晋国假途灭虢,走的就是这条道,道路那头的吴城,其实就是虞国故都,那个相信了晋国鬼话的倒霉鬼留下的。这条道在虞国之前就有了,据说是商王修建的。幸亏如此,否则以张禄的实力,要开凿出这样一条道来,不知道要花多少工夫,耗费多少钱粮,其中一段干脆就是从石头中挖出来的;甚至在山上还建了座关隘。现在呢,道路是成型的,经常有人走,只要把破碎的部分补补好就好了。

上了山全是石头,道路中间已经被压出深深的车辙,那是独轮的功劳;驮着盐的骡马,从坑洼不平的道路上经过,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运盐的商人小心地牵着牲口,扶着车,艰难地在道路上行走。

山上的部分无从修补,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长平长平